15吨垃圾消失术
“柔情的无量河静静流淌,流淌,阿~,滋养了金色的理塘……”在天空之城——理塘盛传着这样一首悠扬歌谣!然而,近日当理塘县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们沿无量河禾尼段至奔戈乡段巡查时,眼前景象却刺痛了心,母亲河的两岸,却成了垃圾的露天堆积场。
饮料瓶、食品包装袋散落在曾经青翠的草甸上,更有废弃的建材碎块顽固地占据着河道边缘。检察官细致勘查后发现,这些刺目的“疮疤”大部分是群众“耍坝子”后随意遗留的欢聚痕迹,混杂着部分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它们不仅侵蚀着草场,更威胁着河流生态,让滋养理塘的母亲河蒙上阴霾。
守护母亲河,刻不容缓。6月27日,理塘县检察院迅速组织“益心为公”志愿者团队,顶着高原烈日,徒步沿河进行严谨的污染状况实地评估。志愿者们仔细记录点位、分类垃圾、评估危害,用无人机和相机记录每一处垃圾堆放点,用卷尺丈量污染范围,测算垃圾总量约15吨。
法律监督的利剑随即出鞘。7月2日,一份沉甸甸的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书送达相关两乡一镇及水利局、生态环境局等职能部门。建议书直指问题核心,明确清理责任、范围、时限,字字千钧,承载着对绿水青山的郑重承诺。
检察建议绝非一纸空文!各相关单位闻令即动,一场守护母亲河的战役在无量河畔全面打响。连日来,各单位共组织干部、群众、志愿者等460余人次,投入清运车辆13台次,清除垃圾15余吨,清理河道20余公里。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场生态保卫战,既是检察机关履行公益诉讼职能的生动实践,更撕开了一个值得深思的切口:理塘的美,是雪山馈赠的礼物,也是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共同的责任。母亲河的清澈,是我们写给未来的最长情告白,守护她,是每一位理塘儿女心中永恒的歌谣。
编辑:刘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