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荣县,坐落在川滇藏三省交界的群山之间,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上的一颗璀璨节点。这里不仅交通便捷、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风尚更深入人心——这既是小城各民族同心同德、守望相助的生动注脚,更是彰显民族团结之美的亮眼名片。
在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上,藏着一个多民族共居的“温暖院落”——得荣县人民检察院。这个仅有17个政法编制的“小家庭”,汇聚了藏、汉、彝、羌四个民族的干警。他们以司法为民为初心,在日常工作中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民族团结故事。
一句关切,融化“外来者”的不安
彝族姑娘沈悦刚到得荣检察工作时,心里总有些忐忑:自己是“外来人”,会不会融不进这里?
这份不安没持续几天,就被同事们的温暖彻底化解。“刚来没发工资,缺钱了跟叔叔说!”“食堂饭菜吃得惯不?早上有酥油茶也有稀饭,可得好好吃饭!”长辈般的叮嘱朴实又亲切,像一股暖流涌进心里。后来沈悦在电话里跟父母说起这些,远方的家人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
几句藏语,打开群众心里的门
来自四川宜宾的帅小伙魏祖才,有个“小习惯”——工作之余总缠着本地干警学藏语。“喔扎(你好)、卡卓(谢谢)、阿甲(阿姨)、阿尼(叔叔)”,这些简单的藏语词汇,成了他走进群众心里的“钥匙”。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中,魏祖才带着藏汉双语法治手册,走进了联谊“亲戚”四郎曲错家。除了耐心讲解法律知识,他还送去了大米、食用油和文具等生活、学习用品。真诚总能换得真心,如今再提起四郎曲错一家,魏祖才笑着说:“现在我和阿妈曲错他们,比亲人还亲!”眼角的笑意里满是温暖。
千里援川,续写跨越山海的情谊
从浙江桐庐到四川得荣,赵欢欢跨越千里来援川。刚下飞机,一条洁白的哈达就系在了他的颈间;走进宿舍,早已备好的生活用品更是让他瞬间卸下了旅途的疲惫。
90多个日夜的援助帮扶里,赵欢欢用行动诠释着检察人的担当:为了办案,他来回奔波于700多公里外的泸定与得荣,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忍着高原反应也要把证据查清楚,只为守护公平正义;心系未成年人,他走进校园开展法治宣讲,为百余名孩子送去“法治大礼包”,给得荣检察的未检工作“添砖加瓦”,也为当地法治建设“添枝加叶”。
离别时,赵欢欢红着眼眶说:“援川结束了,但情谊不会断,我们线上再续检察缘!”
这个小院里的故事,是得荣县人民检察院践行民族团结的生动缩影。他们以法治为笔,以真情为墨,在雪域高原上续写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篇章。如今,民族团结之花正在检察蓝的守护下,绽放得愈发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