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康巴江南”之称的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坐拥青稞田、尼丁峡谷鱼泉等独特生态资源。守护绿水青山既是警务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更是代代相传的使命。暑期来临,警爸警妈们坚守岗位,如何让警娃们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假期,同时加深对父母工作的理解?
近日,乡城县公安局首届“生态守护小卫士”亲子心理夏令营火热开启,27名警娃与生态守护“第一课”撞个满怀,在沉浸式体验中读懂父母肩头的责任,在亲子互动中播撒生态与法治的种子。
夏令营活动首日便亮点纷呈,全程以“生态+警务+亲子”为核心,将硬核知识化为童趣体验,让警娃们在玩中学、在学中悟。
清晨,警娃们走进热打派出所,民辅警们化身“讲解员”,生动介绍辖区地理环境、历史变迁与警务工作日常。从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到生态保护与警务结合的“小妙招”,孩子们不仅看到了派出所如何守护一方平安,更明白了“警察爸妈”在巡逻防控、矛盾调解之外,还在默默守护着青稞田的水土、鱼泉的清澈。“原来爸爸每天巡逻,也是在保护我们的青稞地呀!”一名警娃感叹。
从派出所出发,孩子们奔向热打镇青稞营地。无垠的青稞田如绿毯铺展,工作人员一边演示青稞种植过程,一边讲解“青稞不仅是粮食,更是保持水土的‘卫士’”——合理种植能固土防沙、调节气候。警娃们蹲在田埂边观察青稞穗,在微风中感受农耕文化与生态保护的紧密关联。
活动中,尼丁峡谷鱼泉的清澈泉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孩子们手持鱼食喂鱼时,民警同步讲解:“鱼儿是水质的‘检测员’,鱼泉生态需要大家共同守护。”
“我们要让泉水一直清,鱼儿一直快活!” 孩子们的童言,是对生态保护最纯真的承诺。
中午在县局食堂,警爸警妈们借着餐桌话题,将“节约粮食”与“生态平衡”相连,让生态理念融入日常;下午走进生态联勤中心,孩子们系统学习了家乡植被保护、野生动物救助、水资源管理的“生态答卷”,在提问互动中构建起了对生态保护的全面认知;在6.26禁毒中心,民警将“远离毒品”与“保护生态”结合,通过实物、案例展示毒品对人体与环境的双重危害,警娃们纷纷表态“要做禁毒小卫士,更做生态守护者”。
此次活动的最大亮点,在于“本土化”与“互动性”——以乡城特色生态资源为课堂,以警务工作为教材,让孩子们在触摸青稞、聆听泉声、对话父母的过程中,将生态保护从“知识”变为“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