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4000米的“天空之城”理塘,格聂神山巍峨屹立,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宛如镶嵌在高原上的绿宝石。这里不仅是大自然馈赠的生态宝库,更是无数游客心驰神往的诗与远方。然而,随着旅游热度攀升,这片净土正面临生态与食安的双重挑战。9月,一场由理塘县人民检察院与“益心为公”志愿者携手发起的守护行动,悄然拉开帷幕...
高原深处的“生态体检”
初秋的格聂,寒风已裹挟着丝丝凉意,但“检察蓝”与“志愿红”组成的排查小队热情高涨。他们穿梭在格聂镇的村落之间,沿着蜿蜒的河流徒步巡查,像一群专业的生态“医生”,为这片土地进行全方位“体检”。
“这里的生态太脆弱了,一片垃圾、一次违规开采,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检察干警洛绒巴登望着广袤的草原,眼神中满是忧虑与坚定。
触目惊心的“环境警报”
当排查小队来到则通河、地曲河与硕曲河沿岸时,眼前的景象令人痛心:塑料瓶、包装袋随风飞舞,破旧衣物与建筑垃圾肆意堆积,初步估算,三条河流沿岸的垃圾总量竟高达17吨!这些垃圾不仅破坏了“天空之城”的绝美颜值,更如同潜伏的“生态杀手”,一旦遭遇雨水冲刷,极有可能污染珍贵的高原水源。
而在旅游区内,3处触目惊心的采石挖砂痕迹同样刺痛着大家的心。原本平整的草甸千疮百孔,裸露的砂石与周围的绿意形成强烈反差。“这里的植被恢复周期极长,每一次破坏都可能让大自然几十年的努力‘归零’。”志愿者多吉蹲在受损的草甸旁,语气里满是惋惜。
不容忽视的“食安隐患”
随着格聂旅游区的火爆,当地民宿、餐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快速发展背后却暗藏危机!此次排查发现,6家民宿、4个流动餐车、3家餐馆存在无证经营问题,部分从业人员甚至未办理健康证。这些缺乏监管的经营点,不仅威胁着游客与居民的饮食安全,更扰乱了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法治利剑出鞘护净土
面对重重隐患,理塘县人民检察院迅速行动!排查结束后,检察官们第一时间梳理问题线索,启动公益诉讼程序。10月9日,一份份沉甸甸的检察建议书正式发出,直指问题根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督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目前,格聂旅游区的环境整治与食安监管工作正有条不紊推进中。
这场持续近一个月的公益行动,不仅是一次生态与食安的大排查,更是一堂生动的法治课、环保课。它让我们看到,守护“天空之城”的纯净,需要法治的硬核力量,需要各部门的协同联动,更需要每一位居民、游客的共同参与。相信在“检察蓝”与“志愿红”的携手守护下,格聂神山必将重现圣洁容颜,继续书写属于高原的生态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