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法文化 > 随笔感悟 >
乡音难改
www.ganzipeace.gov.cn 】 【 2021-04-02 10:32:36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 彭屏

  

  我的家乡在川南屏山县的一个小山村,那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山清水秀,宁静悠远。家乡人说的话被称为“屏山腔”,自成一派,别有一番风味。

  

  屏山腔属于西南官话,主要集中在屏山县中都镇、太平乡、新市镇、新安镇、锦屏镇、富荣镇一带。屏山腔的发音与普通话主要区别在于,没有卷舌音和后鼻韵,没有轻声。另外有一些特别词令,如见面打招呼是“赶那儿克”,说人笨是“神出出勒”,早上是“清早白蛇”,打架是“格列”,摔跤是“拽筋斗”,蜘蛛网是“波丝”,迫切希望是“巴离不得”,法院、检察院读作“法wan、检察wan”,军读作“jiong”。

  

  乡音是文化传承,是活化石,纵然历经时间的洗礼,仍在源源不断地延续和传承。说着乡音,听着方言,仿佛在时间的长河中流浪,在历史的深处捞出时间之水,完成习俗的教化。

  

  乡音是儿时的美好回忆,在那一方田野里碰撞激荡。有在一弯清澈剔透的小溪里捉蟹、抓鱼的兴奋劲儿,有在一树绿荫覆盖的榕树下捉迷藏、过家家的惬意,有在一夜润物无声的春雨后跟着父亲赶牛扶犁的乐此不疲,更有在一阵阵燕鸣雀叫的竹林里掰竹笋、逮竹虫的童真无垠。

  

  十六岁那年,我从家乡来到宜宾求学。屏山腔说起溜溜转,开门说成“开 mong”,睡觉说成“睡gao gao”,吃饭说成“吃man man”,厕所说成“mao si”,同学们都听不懂,把我笑黄了。上实验课,问老师“ra水”在哪儿。老师说,我们这里有热水、开水、蒸馏水、纯净水,没有“ra水”,顿时闹了个大红脸。从那以后,我慢慢习惯了宜宾话,基本不再说屏山腔,以免再闹笑话。

  

  “语言是存在的家。”直到现在,我在城里虽说着大众话,可一旦回到乡里,我又说回了屏山腔。那种浓浓的乡音,萦绕着我的灵魂,无论时间怎样洗礼,都不会褪色,只会越来越浓。

  

  离家越远,乡音越亲。失意的时候,特别期待家里来人,聊几句家长里短,说一说家乡变化,几口粗茶淡饭,却也其乐融融。幸福的时候,特别期待老乡聚会,侃几句纯熟乡音,来几盏包谷老酒,品起来浓香袭人、回味无穷。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时光易逝,世事沧桑,浓浓的乡音留在心底,久久回荡。(作者单位: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法院)

编辑:彭旭

中共甘孜州委政法委员会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蜀ICP备18019402号 | 投稿须知 |

甘孜长安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