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下午,“使命与荣光”——四川法院第六届荣誉授予日暨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在四川高院隆重举行。这场盛会不仅是对优秀法院人的嘉许礼赞,更是一次法治精神的集结与传递——部分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省直有关部门(单位)领导,全省三级法院400余名干警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司法初心的传承,共同感受使命担当的力量。报告会上,正义雪莲团队负责人作先进事迹报告,全国模范法院丹巴法院接受荣誉表彰。
“正义雪莲”绽放雪域高原
在雪域高原,藏牧民亲切地将悬崖峭壁上绽放的雪莲称为“刚啦梅朵”——它顶风冒雪、扎根岩缝,用纯洁与坚韧守护着这片土地,这恰似我们“正义雪莲”女子审判团队的初心,翻雪山、过溪流,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们的身影。
她们以“雪莲工程”为基,打造“护稳、护旅、护绿、护路、护民”五大体系,将司法服务深度嵌入高原治理的每一环。针对牧区“诉讼远、诉讼难”,搭起“线上+线下”服务网络。线上开通“云上法庭”,藏汉双语视频开庭调解,牧民在帐篷里就能打官司;线下27个派出法庭、683个便民收案点、36条巡回审判线路辐射全州;在稻城亚丁、海螺沟等5A级景区设涉旅调解中心,探索“一景区一法官”,“30分钟快速响应、24小时全流程服务”承诺变为现实;联合成都、阿坝等十家中院,组建“生态文旅司法保护协作联盟”,推动形成185个警示教育基地、22个补植复绿基地、19支正义雪莲护绿团队。在6个基层法院设重大项目解纷中心,在施工项目部设立诉讼服务站,与企业建立“一对一” 联络机制,前端排查化解矛盾6399件,仅3个月就高效执结某水电站系列案,帮企业追回款项超5亿元。
“正义雪莲”已超越一支审判团队的范畴,成为高原上深入人心的“法治文化符号”。推出《守望扎溪卡》《正义雪莲》等微MV、情景剧,用牧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法治故事;打造“报、网、端、微”新媒体矩阵,将法治知识做成短视频、漫画,传播法治之声;深挖涉藏地区文化底蕴,开发法治壁画、非遗文创产品。
雪域高原风仍凛冽,但“正义雪莲”已深扎根。她们会如雪莲般扎根群众中、花开正义处,纵使力量微薄,也坚信这朵花会更璀璨,让公平正义照亮每座雪山、每片草原、每个高原人的心间!
传承法治红色基因 走好司法为民之路
2024年11月,丹巴县人民法院获评 “全国模范法院” 这一法院系统最高荣誉,其先进事迹彰显了新时代法院的责任担当。筑牢思想政治根基,把好“三关”强信念。丹巴县人民法院以赓续 “法治红” 为根脉,筑牢思想政治根基。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定期向党委汇报重大事项,确保工作方向正确。构建 “党组领学、支部深学、个人自学” 体系,三年来召开各类学习会议120余场次,开展专题党课6场,600余人次参与研讨,实现干警理论学习全覆盖。深化党纪学习教育,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 “三个规定”,“逢问必录” 成常态,以审务督察筑牢廉洁防线。
以 “美人谷天平护家先锋” 司法党建品牌为引领,深耕为民司法。针对县域山高路远、群众厌诉的特点,打造 “五条沟谷” 巡回审判路线,推行 “群众点单、支部下单、法官接单” 模式。前移服务端口,诉前化解小康示范村13起涉众纠纷、“6・17 泥石流” 受灾户矛盾等,帮助 30 名农民工讨薪,为银行追回贷款4.8亿元。马背法庭上,双语法官跋山涉水办案,妥善解决15户羊肚菌买卖、36 户土地合同等纠纷。开展法治宣讲1300余场次,以 “坝坝会”“情景剧” 等形式送法上门,美人谷护家先锋审判执行团队诉前化解矛盾纠纷案件352件,对丹巴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贡献了法院力量。深化改革管理,提升审执质效出实招。以红色理念促改革,提升审判质效。建立办案全流程管理体系,依托智慧系统跟踪督办,三年发布审判指标 “红黑榜” 36 期。推行“常规 + 专项 + 重点”案件评查,健全专业法官会议和公检法司联席会议机制。通过周通报、月分析、季会商的 “清单式” 管理,精准破解审判堵点。丹巴县人民法院以 “人民心” 践使命,让法治之花在丹巴常开长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