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皓月当空,家国同庆。当折多山巅云海翻涌、木格措湖畔波光潋滟,当情歌城藏韵悠悠、新都桥秋色如画,康定这座川西小城,在“双节”期间凭借绝美的自然风光与多元文旅魅力,成为万千游客心驰神往的旅行胜地。
而在这如诗如画的风景里,还有一道别样的“法治风景线”——康定法院干警紧紧围绕“‘天平’护旅,法润‘情城’”主题,在八天假期里火力全开,用一场场暖心普法、一次次贴心服务,为游客的旅途撑起坚实的法治“保护伞” ,让每一段“诗与远方”的旅程都走得安心又踏实!
前置普法“抢先机”,维权路上超贴心
双节未至,法治先行!为了让全域旅游发展更健康,全力保障游客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助力“文旅之州”高质量建设,康定法院主动出击,把司法服务的“触角”伸得长长的,精准对接游客“指尖维权”需求,将普法服务送到出行“第一站” 。
公布涉旅纠纷诉调中心流程图,让维权步骤一目了然;开通涉旅纠纷法治服务专线,24小时在线答疑;发送50余万条涉旅诉讼服务短信,让法律提醒随着短信“飞”到每一位游客的掌心,真正做到“未雨绸缪”!
同时,法院依托12368诉讼服务热线和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打造“调解优先、诉讼兜底”的高效解纷模式,为游客维权按下“加速键”。还推出“一景区一法官”服务,在木雅圣地、木格措、若吉等景区设立咨询台,全程陪伴游客,提供“伴旅式”服务,节假日期间累计为游客进行诉讼指导、法律咨询20余次,法治服务时刻“在线”,从不“打烊”!
景区普法成“枫”景,旅途安全感拉满
“山不见你,我自见山”。这个假期,康定法院把法治宣传巧妙“搬”进景区,瞬间成为一道亮丽的“枫”景线!干警们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还送出法治宣传台历、帆布包、鸭舌帽等超实用文创产品200余份,让法律知识“藏”在小礼物里,一路陪伴游客。现场服务群众超1000人次,真正做到让法律知识看得见、听得懂、用得上,让游客赏景的同时,也收获满满的法治安全感!
“木雅圣地”普法摊位解难题
10月1日,康定法院“法庭110”干警在木雅圣地摆起了特别的“普法摊”!面对“酒店到店无房”“特产有问题咋处理”等游客的“急难愁盼”,干警们像唠家常一样,把“不可抗力”“违约责任”这些专业法律术语,变成“遇事别慌、保留证据、及时投诉”的通俗提醒,让高深的法律知识变得触手可及!
“木格措景区”法律导游超吸睛
10月2日至7日,康定法院“正义雪莲”女子审判团队和“石榴籽”调解室的法官们在木格措景区搭起“法律咨询服务台”,摇身一变成为“法律导游” !她们以案说法、以情说理,把《旅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条文,编成朗朗上口的“旅途攻略”,比如“预订酒店看仔细,付款凭证要留底”“诚信经营是根本,明码标价少纠纷”。连续六天,这就像一场超精彩的“法治脱口秀”,让法律知识告别“冷冰冰”,变成充满烟火气的“贴心锦囊”,在高原的湖光山色间绘就“法景交融”的绝美画卷!
“若吉景区”移动驿站送指南
10月8日,康定法院干警依托“红色贡嘎·法耀天平”党建品牌,走进若吉景区,搭起“移动普法驿站”。在这里,干警们不仅耐心解答游客关于合同纠纷、消费陷阱、人身安全等问题,还主动发放《旅游法律风险提示》宣传单,把《民法典》知识和防诈技巧,变成实用的“避险指南”“维权攻略”,引导游客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好习惯 !
法旅融合绘新篇,高原“枫”景更迷人
以法治之力守护“诗与远方”,用司法之暖浸润“情歌故里”。这个假期,康定以山水为画卷、以法治为画笔,通过前置服务、景区普法、多元互动等方式,把法治精神融入旅途的每一处细节。既为游客权益筑起坚固的“法治屏障”,又实现了法治宣传与文旅发展的“双向奔赴”,书写了法旅融合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