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百日执行攻坚”专项行动,切实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德格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始终坚持对达成和解长期履行协议的案件“和解不松劲、跟踪不断线”,做到全程跟进、持续督促。近日,通过不懈沟通、耐心催收与积极协调,一笔48万余元的案款汇入法院执行专户,标志着一起达成和解长期履行协议的案件全部执行到位,有力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生动诠释了司法为民的温暖与执行攻坚的力度。

时间拨回2022年,五名申请人与两名被执行人因买卖合同产生纠纷,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被执行人需支付欠款及利息共计91万余元。可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却发现了难题——被执行人因项目回款滞后,短期内无力一次性清偿;而申请人这边,正急需资金维持公司正常运转,双方矛盾一触即发。
“不能让调解协议变成‘法律白条’,更不能让申请人的胜诉权益落空。”为平衡双方利益,执行法官决定“居中斡旋”,反复与双方沟通,最终促成自愿达成分期履行的和解协议。但案件并未就此“一签了之”,执行干警第一时间将其纳入长期履行跟踪台账,通过定期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等方式,一边紧盯被执行人履行进度,释明法律义务与违约后果;一边及时向申请人通报案件进展,耐心安抚情绪,让双方都能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然而,履行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随着期限推进,被执行人逐渐出现懈怠情绪,甚至有逃避执行的倾向。执行法官敏锐察觉到问题后,迅速调整策略,将财产调查重点锁定在被执行人对第三方享有的到期债权上——原来,被执行人“挂靠”在一家公司名下,该公司尚有余款未支付。
可新的阻力接踵而至。执行法官多次联系这家“挂靠”公司,对方却态度消极、反复推诿,一会儿以“人员变动”为由拖延,一会儿又以“账目不清”为借口拒绝配合。面对僵局,执行法官决定“刚柔并济”:一方面,带着法律文书实地走访公司,当面清晰释明第三人到期债权的法律义务,明确告知其拒不协助执行可能面临的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亮明司法底线;另一方面,再次与被执行人沟通,动员其主动配合法院,共同向“挂靠”公司阐明履行的严肃性与紧迫性,形成“法院强制执行+被执行人主动协同”的双重合力。
最终,在法院的持续跟进与被执行人的积极配合下,“挂靠”公司的态度终于转变,同意履行到期债务,并将剩余48万余元案款全额汇入法院执行款专户。至此,这起历时两年的执行案画上圆满句号,不仅为申请人兑现了胜诉权益,更探索出“到期债权执行+被执行人协同”的联动机制,为今后处理涉“挂靠”类执行案件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和解不是终点,而是化解矛盾的新起点。”此次案件的顺利执结,是德格法院“百日执行攻坚”专项行动的阶段性成果,更是司法为民的生动体现。下一步,德格法院将继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举措啃下“执行硬骨头”,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用司法力量守护公平正义,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更多司法暖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