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审判天地 >
高原上,樱桃花开;法徽下,民心安然
www.ganzipeace.gov.cn 】 【 2025-11-14 14:49:21 】 【 来源:甘孜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一边是眼巴巴盼着土地租金的57户藏族村民,一边是因樱桃市场低迷、资金周转困难而举步维艰的农业企业。在甘孜州丹巴县巴底镇沈洛村的田间地头,这起涉及170余亩土地、近40万元租金的纠纷,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微信图片_2025-11-14_144815_765.jpg


  近日,丹巴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联合县综治中心,运用“全流程闭环、多维度发力”工作模式,成功调解了这起涉众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更令人欣慰的是,承办法官主动排查,同步化解了衍生的31名村民劳务工资纠纷,23790元工资现场发放到村民手中,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樱桃林里的愁云:


  藏寨农户的 “钱袋子” 悬了


  丹巴的山谷间藏着独特的暖意,年均 14.2℃的气温让这里成为樱桃种植的沃土。2016 年,甘孜州某有限公司看中沈洛村的好气候,租下 57 户农户的 170 余亩土地种起樱桃,村民们既能收租金,又能在园里务工,日子像枝头的果实般有了盼头。


  然而变故却在悄然降临。随着樱桃市场价格走低、公司管理不善等原因,公司经营陷入困境,村民们的地租和工资一时间没了着落。去年深秋,村民们挤在村委会的藏式火塘边,七嘴八舌地说着:“娃娃的学费要交了”“公司到底还经不经营”。眼看矛盾要冒头,拉布书记揣着皱巴巴的租赁合同,踩着泥泞的通村路赶往丹巴法院求助。


  灯光下的攻坚:


  厘清 57 户的 “一本账”


  “涉众纠纷拖不得,高原群众的权益等不得!” 接到咨询的当晚,丹巴法院立案庭的灯光亮到深夜。分管副院长带着干警们趴在铺满卷宗的桌上,逐一核对每份合同:“这块 3.2 亩的地是满香家的,满香去年去世了,现在收取租金需更换户主并提供卡号,”“这户离婚了,收取租金要分开提供卡号”“拉尔布家去年摘了十天樱桃,工资该是1800元”……


  深夜的寒意透过窗缝钻进来,干警们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在地图上标注出每块流转土地的位置。“必须把亩数、金额、租期都核准,不然调解时腰杆不硬。” 王法官翻着厚厚的卷宗材料,笔尖在纸上划出密密麻麻的标注……


  泥地里的勘察:


  踏遍樱桃林找症结


  “沈洛村的通村桥成危桥了,开车到村口要绕十余公里盘山路。” 第二天清晨,王法官带着团队出发了。越野车在 “之” 字形公路上颠簸,车轮碾过积水的坑洼,溅起的泥点糊满车身。丹巴 “一山有四季” 的气候此刻格外分明 —— 山下还是暖阳,到达沈洛村时,冷风已吹得人缩起脖子。


  干警们没歇脚,直接钻进樱桃林。荒草丛生的土地上,枯败的樱桃树枝桠在风中无力摇晃。“法官你看,这些树芽才冒头就蔫了,要是公司撤了,我们守着这片荒地也没辙啊。”书记蹲在树旁,手指抚过粗糙的树干说道。在村委会的院坝里,30多个村民围着法官坐成一圈,藏语和汉语交替着诉说诉求,王法官掏出笔记本,仔细记录着每个细节……


  与此同时,王法官积极联系公司负责人,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的实际困难,寻找调解的突破口。“不是故意拖欠,是公司经营出现了困难,加之部分樱桃滞销,我们也亏损大了。” 负责人边说边翻出滞销的樱桃照片。王法官盯着照片沉默片刻:“农户要生活,企业要生存,咱们得找个两全的法子。”


  调解后的方案:


  平衡两头的 “为难事”


  “土地是藏家人的根,租金必须给;但树是企业的心血,也得留出路。” 在掌握全面情况后,承办法官立足“互利共赢、实质化解”原则,融合地方情理与法律规定,精心拟定调解方案。既要依法保障村民的土地权益,又要考虑企业的履约能力和已种植樱桃的后续价值。


  “大家选几个代表,我们一起来商量。”为避免“人多口杂”,承办法官创新采用“集中释法+个别沟通”相结合的方式,联合乡镇、村干部反复做工作。法官从法律角度细致解释方案内容,村干部则从情感沟通入手,引导双方换位思考。


  经过多轮耐心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协议:57户农户与公司解除租赁合同,成活的樱桃树折抵部分租金后归农户所有,所欠395490元租金,由公司及其实际经营者在2026年1月31日前一次性付清。公司负责人当场签下名字,并说到:“感谢法院设身处地办案,让我们辛苦种下的樱桃树也变现了”,村民代表也握住法官的手:“你们帮我们保住了租金,也保住了樱桃林。”双方赞同方案后,法院当场出具司法确认书,57起纠纷“一揽子”化解。


  院坝里的延伸:


  主动作为,化解关联纠纷


  在化解主纠纷的基础上,细心的承办法官发现还有31名村民被拖欠劳务报酬。通过“一案解多纷”的思路,她们主动排查、分类梳理,将23790元劳务报酬纠纷一并化解。


  夕阳西下时,村委会的院坝成了临时发放点。干警们将一沓沓现金清点整齐,31名村民依次签字领取。“感谢法院,感谢法官!”村民们用质朴的语言表达着感激。这一刻,司法的温度在高原山村静静流淌。


  雪山下的承诺:


  司法护航 “振兴路”


  丹巴的星空格外明亮时,干警们才踏上归途。此刻,沈洛村的樱桃林里,晚风拂过枝叶,仿佛在诉说着雪山下的司法温情……


  “这起纠纷的化解,是‘枫桥经验’在高原的实践。”下一步,丹巴县人民法院将继续完善“基层联动、源头预防、调解优先、诉讼托底”的分层过滤体系,让更多纠纷化解在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司法保障。


编辑:刘慧心
中共甘孜州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