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综治动态 >
得荣县综治中心:以“一门”解“万难” 铸就规范化高效服务新典范
www.ganzipeace.gov.cn 】 【 2025-07-09 16:09:23 】 【 来源:甘孜政法

  得荣县,藏语意为“峡谷之地”,地处四川省西南部,位于川、滇、藏三省(区)结合部的金沙江畔,横断山脉南路。全县总面积2916平方公里,辖4镇6乡,含100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常驻人口2.3万余人。近年来,得荣县深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中央、省、州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资源整合-部门联动-信息共享-协同处置”闭环机制,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社会治安“一体化”防控,让“小平台”释放基层治理“大能量”,为县域和谐稳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微信图片_20250709160713.jpg

  

  高位谋划筑基,打造“一站式”服务新平台

  

  得荣县综治中心新址设于县司法局法律服务中心,占地面积207平方米,严格按照“五有”标准规划布局,自今年6月初中心投入运营以来,真正实现社会治理资源“汇聚一地”,有效解决老百姓诉求“只跑一地”“只跑一次”。步入中心服务大厅,宽敞明亮的空间里,“一站式”服务窗口有序排列,公共法律、诉讼、检察、信访、公安等办事窗口与群众接待室、心理疏导室、纠纷调解室等功能区域划分清晰;引导受理台上,《得荣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制度汇编》《一体化、一站式解决群众诉求》等宣传资料整齐摆放,让群众对办事流程和服务内容一目了然。

  

  “以前不管是处理纠纷还是政策咨询,得跑司法局、法院、信访局等好几个地方,现在在综治中心就能‘一条龙’解决,省时又省力!”白松镇村民在咨询完工伤补偿、护理费等政策后,对高效便捷的服务竖起了大拇指。自综治中心正式运行以来,已为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解答20余次,代写法律文书20余份。通过“专业+贴心”的服务模式,切实解决群众涉法难题,让综治服务的温度触手可及。

  

  多元施策聚力,构建“全闭环”解纷新机制

  

  严格对照《得荣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处理矛盾纠纷事项流程图》,科学搭建引导台,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度”,实现对外无差别综合受理、对内无缝衔接分流。同步推行“常驻+轮驻+随驻”协同模式,整合司法、信访、公安、检察等6个常驻部门,人社、民政、住建等17个轮驻部门及涉事部门随驻力量,构建“一窗受理、分类交办、协同办理、限时反馈”闭环工作模式,为群众提供“看得见进度、管得住质量、办得成事实”的贴心服务,为群众打造了一座名副其实的“解忧驿站”。目前,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坚守“为民、便民、实用、实效”原则,已成功受理并实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件,调处成功率保持100%。以高效解纷实效筑牢基层和谐稳定防线,提升县域矛盾纠纷法治化化解水平,为平安得荣、法治得荣建设注入动能、增添底色。

  

  立体防控织网,筑牢“全天候”平安新防线

  

  深度融合“雪亮工程”“四川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信息系统”及“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等平台优势,构建“天上有云、地上有格、中间有网”的立体化防控网络,精准覆盖全县重点路段、学校、行政村活动室、进出村路口、活动室等关键区域。结合502个“雪亮工程”点位,实现重点场景视频监控全域覆盖、实时监测。依托“网格E通”APP,全县111名专(兼)职网格员以“一格一员、一员多责”为遵循,化身基层“移动哨兵”,常态化开展社情民意采集、安全隐患排查、政策宣传解读等走访巡查,推动风险隐患“早发现、早上报、早处置”,将矛盾化解在萌芽。同时,聚焦春节、国庆、虫草采挖等时节,县综治中心借助政法视频专线搭建“可视化调度指挥链”,实时调度辖区乡(镇)蹲点值守等情况,让防控力量精准下沉、高效联动,为筑牢基层安全防线,守护县域平安稳定夯实支撑。

  

  制度创新赋能,传递“有温度”服务新体验

  

  以制度创新为引擎,为民生服务注入“温度因子”。立足县域实际,系统性构建“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窗口人员管理制度”等服务机制矩阵,形成环环相扣、协同发力的服务制度体系。通过常态化培训,推动窗口工作人员从“被动履职、按章办事”的机械模式,进阶为“主动服务、用心共情”的柔性模式,将“要我服务”内化为“我要服务好,让群众满意”的行动自觉。当群众带着“急难愁盼”而来,“首问负责制”让诉求有清晰落点,“一次性告知”避免来回折腾,“限时办结”压缩等待焦虑,全流程保障群众问题“有人接、快速办、办得好”,让服务都满溢民生温度。截至目前,已精准制定适配县域服务需求的机制制度18项,完成文书汇编20个,以制度“硬支撑”筑牢民生服务“暖底色。


编辑:刘慧心
中共甘孜州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