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综治动态 >
新龙县“三三三”制调解法实践——拉日马镇所联动巧解陈年债务纠纷
www.ganzipeace.gov.cn 】 【 2025-08-01 15:24:00 】 【 来源:新龙政法

  上世纪六十年代,浙江诸暨枫桥镇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

  

  新龙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探索推进以“三单受理、三三调解、三期巩固”为主要内容的“三三三”制闭环式调解工作法,把末端化解向前端延伸,变事后治理为事前预防,变被动化解为主动创安,走出了一条群众信任、运转顺畅、务实有效的纠纷调解新路子,推动纠纷调解质效、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新龙县“三三三”制调解法实践

  

  拉日马镇成功调处一起债务纠纷

 

微信图片_20250801152151.jpg

 

  一起横跨数年的七万元陈年债务纠纷,曾像一块巨石压在新龙县拉日马镇村民扎某心头,也让扎某为讨债备受煎熬,更让邻里关系蒙上阴影。

  

  近日,这起时间跨度长达八年,如梗在喉、怒目相视的“心疙瘩”,经拉日马镇和镇派出所的不懈努力圆满化解,两名债清人和、心存感激的当事人,曾两度向派出所民警辅警献哈达表谢意。温馨的场景,在素有“人间仙境”“云端牧场”的拉日马,彰显出了新时代 “枫桥经验” 在基层治理中的强大力量。

  

  时间回溯到 2017年,在一场牦牛交易中,四某向扎某售卖112头牦牛,总价款28万元,白某作为担保人参与其中。期间,扎某将购牛尾款7万元交给白某,让其转交给四某,可白某却将这笔钱挪作个人消费。当迟迟未收到尾款的四某一再向扎某催款时,作为中间人的白某却以种种理由避而不见。无奈之下,扎某只得再次支付购牛款 7万元,至此,白某欠下扎某 7万元。

  

  多年来,这7万元,成了扎某心中难以释怀的疙瘩。他一次次找白某催款,得到的却是避而不见或空头承诺。“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睡不好觉,心里总惦记着这笔钱,担心要不回来,有时候急得真想做出不理智的事。” 扎某的话语中满是焦虑与气愤。这起看似简单的纠纷,经县、镇、村各级组织多次介入,但终因白某不见面、不配合等原因让调解一度陷入僵局,矛盾如同滚雪球般,越积越大。

  

  前不久,眼见双方关系出现矛盾升级,看在眼中,急在心上的村干部赶到拉日马派出所,希望派出所能出面调解。

  

  面对这起时间跨度长,双方积怨深,调解难度大的陈年债务纠纷。镇政府、派出所当即组织工作能力强的民警辅警联合镇政府工作人员形成工作专班,从“解铃还需系铃人”着手,率先找到白某,耐心细致地通过“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道理,与之动情晓理、举例释法,推心置腹地交谈,教育引导白某面对现实,守法诚信。同时,就事论事、情理法交融,细心安抚扎某激动情绪:“我们知道你心里着急,但要钱一定要通过合法的途径,千万不能冲动。如果因为一时冲动触犯了法律,那可就得不偿失了,要相信派出所和镇政府,我们一定会尽力帮你解决问题。”


微信图片_20250801152143.jpg

  

  在历时两天的努力工作中,眼见双方态度明显好转,派出所、镇政府瞧准时机、趁热打铁,持续组织双方沟通。并从中讲法律的严肃性,让双方明白违法必究的道理;又谈邻里之间的深厚情谊,回忆过去相处的美好时光,唤醒双方心中的温情。终于,白某被派出所民警辅警和工作人员的真诚和耐心打动,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主动向扎某道歉,并诚恳地表示会想办法筹集资金还款。扎某看到白某的态度如此真诚,也放下心中芥蒂,愿意给白某一定的时间筹集款项,双双满意地签订调解协议书后,现场向民警辅警和工作人员献哈达致谢。

  

  为确保协议能够履行到位,镇政府与派出所共同建立了跟踪回访机制。7月30日,镇政府工作人员和专班民警辅警驱车两个多小时,深入海拔4500余米的高山牧场,见证白某按照协议将7万元欠款如数归还,两家关系和好如初后才放心离开。临行,激动的扎某再次献哈达寄深情,对不辞艰辛、纾困解忧的民警辅警心生感叹,致谢不断。


编辑:刘慧心
中共甘孜州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