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甘孜州被纳入全国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建试点市(州)以来,雅江县紧紧围绕“155533”总体创建工作思路,有力有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全县呈现“民生为本、三民融合”的良好局面,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
稳字兜底 安全感“看得见”
“每当夜幕降临时,我们能看见公安干警、网格员、群防群治队员在‘悬崖江城’大街小巷巡逻的身影,让我们时刻感受到‘守护神’就在身边。”在雅江县经营餐馆20多年的卓玛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为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雅江县结合县域实际,不断加强社会面的巡逻防控,逐步提高见警率、管事率。
通过设置巡防守望岗、护学岗,雅江县组建快反小分队、群防群治力量,不断提升快速反应、高效处置能力。2020年以来,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02件,排除治安隐患755件,积极构建人民群众看得见的安全体系。
同时,雅江县完成“一村一辅警、一法官、一检察官、一律师”和一学校一法治副校长的工作目标,发展专职人民调解员8人、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16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81个,调解员人数523人,建立“卡达嘎布”人民调解室、“正义雪莲”女子审判团队、“石榴籽”调解工作室以及基层“1+16”应急维稳快反队伍等。深化网格化服务,加快形成涉及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困难诉求、问题隐患全量全程化解的工作闭环。
西俄洛镇康巴汉子村组建网格2个、小网格11组,网格员、信息员、快反小分队队员共计26人,建成“雪亮工程”探头5个、摄像头6个,360度无死角守护全村平安。该村还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站、妇女权益保护站、矛盾纠纷协调中心等,有律师24小时全天候解答群众法律方面的疑问,并成立藏汉双语法治宣讲队,每月对群众进行法治培训。如今,该村治安事件发生率降低了,群众满意度提高了。
实字为要 获得感“摸得着”
为抢救他人生命,雅江县人钟鹏远赤手空拳面对歹徒,不畏惧、不退避,勇擒凶犯,被中宣部、公安部和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联合授予“全国人民群众见义勇为与犯罪分子作斗争先进分子”荣誉称号。今年6月,钟鹏远生病住院,雅江县委政法委得知此事后,前往泸定县看望慰问,送去慰问金3000元。据统计,2020年以来,该县走访慰问见义勇为人士3次,发放慰问金23000元。
雅江县在试点创建工作中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的案例不胜枚举。2020年以来,雅江县争取慈善机构捐赠折计人民币22.72万元的物资和8.85万元救助金,发放到贫困母亲、单亲母亲、留守儿童手中,并兑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以奖代补”资金2.4万元,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子活动,每年重阳节和中秋节深入敬老院开展送温暖活动。
雅江县检察院会同县纪委监委、县法院、县公安局等8家单位,在呷拉镇集中办学区成立甘孜州首个驻校未成年保护工作站——“绿芽·木雅馨露未成年办案团队”,使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得到有效保护、合法利益得到有力保障。
“天府通办”App分站点“雅茸办”成功上架了公积金查询、医院查询、学校查询等应用10个,县级36个行政部门、政务服务事项89061件统一进入平台办理,按时办结率、实名认证率、“一次办”“网上办”事项占比均达100%,群众主动评价率98.03%,有效拓宽了网上审批和服务功能,全力实现政务服务网络互联互通的目标。
准字当头 幸福感“听得到”
呷德集镇交吾村村民阿占汪修曾依河而居,时常要担心洪水等问题,直到后来移民搬迁。“我们搬进了集镇,住进了更好的房子,现在我们的水、电、路、网都通了,我自己的挣钱门路也多了,生活越来越好了。我永远不会忘记党和国家的恩情。”阿占汪修说道。
这一改变得益于雅江县创新提出的“精准搬迁”工作思路。据介绍,该县充分借鉴国家“精准扶贫”的经验,通过从面到点制定搬迁措施,明确各方责任人,完成第一期5乡23个村955户3908人搬迁。
如今,走进雅江县河口镇,处处呈现出花木葱茏、生态宜居、村美民富的景象。说起今昔变化时,河口镇政法委员陈涛颇为感慨。
据悉,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河口镇精准施策,创新提出积“五福”活动,评选各类模范家庭户16户,模范集体4个,五福村1个;简办红白事23件,杜绝铺张浪费、随礼攀比的风气,推动移风易俗树新风。
“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雅江县委县政府始终围绕提高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一核心使命,不断探索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路径,更高质量守好人民的心。”谈起雅江社会治理创新品牌何以层见叠出的秘诀,雅江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伍子平如是说道。
雅江市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