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甘孜 >
探索创新“点单式”基层普法新模式 精准打通基层法治服务神经末梢
www.ganzipeace.gov.cn 】 【 2024-10-24 16:16:32 】 【 来源:得荣县委政法委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基层群众法治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普法不能再满足群众多层次、多领域个性化法律服务需求,得荣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立足实际、主动作为,以“以房服务”为载体,把“房屋”作为普法切入口,积极探索创新“点单式”基层普法新模式,实现从粗放式的“大水漫灌”转变为个性化“点单式”的精准普法,采用“点单+收单+接单+送单+评单”的普法模式,有力夯实基层群众法治基础,有效填补基层群众法治服务“盲区”。


1729757410330.png

  

  量身定制,实现普法供需精准配对。为避免普法内容“一刀切”,解决普法供需错位难题。一是组建一支队伍。组建“一户一法律明白人+一村一法治带头人+联房员”组成的法治需求收集队伍,通过调查问卷、入户询问等方式,每月定期主动联系和上门收集群众“点单”。根据点单情况,“联房长+司法助理员”负责“收单”并梳理汇总上报。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统一完成“接单”,确保普法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截至目前,组建一户一法律明白人3539人、一村一法治带头人109人、联房员227人、联房长106人,共收集群众点单213条。二是做优普法产品。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根据“接单”内容进行梳理筛除、分门别类,对不同普法需求内容因人施策、分类施教,把普法内容分类为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生产经营、电信诈骗、欠薪欠款、社会治安类等内容形成普法“菜单”,确保普法内容与群众实际需求相符合,实现从“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转变为“你点我讲”的双向互动。

 

1729757422306.png

 

  瞄准对象,实现普法供给精准开展。把真正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作为工作目标。根据普法“菜单”,依托精通藏汉双语的司法“洞嘎波”+法院“正义雪莲”+政法系统“阳光政法”3支宣讲队伍,深入各乡镇采用集中式、入村式、入户式上门“送单”,通过群众身边有典型教育意义的“身边事件”“典型案例”,借助法治宣传阵地、观看法治宣传微视频、设立法律咨询台等,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开展释法析理,将“法言法语”转化为“乡音土话”,切实把法律法规送到群众身边、走进人民心里。截至目前,已开展“点单式”普法活动8场次、受众达3000余人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2000余份。

  

  群众评单,实现基层普法全民参与。为进一步提升“点单式”普法工作成效,坚持为民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健全完善群众“评单”机制。一是建立线上沟通渠道。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电子邮箱等,公开畅通线上意见建议渠道,持续关注群众反馈问题,回应群众关切。二是丰富线下互动交流。通过问卷调查、设立意见箱等途径,面对面收集群众对普法工作的评价和意见建议,大幅提升群众参与普法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度。截至目前,共收集意见建议46条。三是持续加强兴趣引导。坚持以人为导向,引导群众按实际需要、所感兴趣学习法律法规,加强主动探索参与,不再被动接受法律知识灌输,真正将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通过开展“点单式”普法模式,有效避免了普法资源的浪费,精准的将资源集中投放到了受众真正需要的法律领域,实现了普法与群众同频共振、双向奔赴,大大提升了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下一步,继续坚持为民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不断创新完善“点单式”普法模式,积极回应对法治新需求、新期待,实现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法治保障作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得荣”营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


编辑:刘慧心
中共甘孜州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