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稻城县民族团结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暨“亚丁新枫”检察工作室揭牌仪式在该县金珠路二段举行,标志着又一由泸州对口帮扶稻城实施的项目正式落地。其中“亚丁新枫”检察工作室所设的轻罪治理中心属四川省涉藏地区首个。
据悉,打造稻城县民族团结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暨“亚丁新枫”检察工作室,是泸州市人民检察院与稻城县人民检察院落实省内对口帮扶工作要求,立足稻城实际,携手助推涉藏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现代化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
该项目由泸州援建办和稻城县检察院共计投入33.94万元。从启动实施到正式落地历时5个月,主要建设内容为“亚丁新枫”检察工作室下设的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轻罪案件治理中心两个功能区,主要承担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社会治理隐患预防化解功能;同时,依托“亚丁新枫”检察工作室,在全县13个乡镇同步挂牌设立了轻罪治理工作站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搭建起了“1+13”的检察助力民族团结、社会治理阵地格局。
其中,轻罪治理中设置有集受理、调解、听证、救助等“一体化”办案功能区,合理运用检察调解、公开听证、支持起诉、司法救助等矛盾纠纷化解手段,将矛盾受理、分流、调解、调解结果应用一体推进,从而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为确保该中心高效运转、发挥实效,县检察院牵头,整合法院、公安、司法等力量,共同签订了《关于加强轻罪治理协作配合的实施意见》,建立了信息共享、风险研判、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将家庭教育指导嵌入办案、救助、帮教、预防全过程,县检察院联合县妇联、县教育局等力量,开展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据稻城县人民检察院员额检察官汪前鑫介绍,近年来,稻城县持续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依法打击,威慑和教育效果显著;全县案件总数明显下降,轻罪案件比例高达70%。鉴于轻罪案件治理已成为社会治理重点的实际,稻城县人民检察院深入领会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改革的重要部署精神,认真落实“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的要求,立足稻城实际,按照整合资源、方便群众、运用法治、注重实效的要求,采取“不起诉+”工作模式和“一站式解纷”工作法,轻罪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此次落地运行的轻罪治理中心,将是检察助推民族团结和社会治理的又一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