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城县自创“五字三一”工作法探索基层平安建设新手段
www.ganzipeace.gov.cn 】 【 2020-11-13 16:36:24 】 【 来源:甘孜政法

  近年来,乡城县充分利用“民风淳朴,群众平安创建参与意识强”的社会资源优势,立足现有条件和本地实际,念好 “建、巡、管、保、创”五字诀窍,办好“一报警点、一宣传站、一意见箱”三件事,“五字三一”工作法努力探索基层平安建设新手段。

  

  念好“建”字诀,基层平安建设“稳如泰”

  

  牢固树立“群众自治、群防群治”的工作理念,专群结合,建好基层派出所、治安巡防队、民兵执勤队三支平安建设队伍,充分调动退休干部、农村党员的组织领导作用,有效组织群众参与平安建设。

  

  念好“巡”字诀,补足技防不足“真空地带”

  

  立足群众居住分散,技防严重不足的实际,组建治安巡防队,统一配发“红袖标”,在维稳敏感节点、重要节会期间,对重点部位、重要目标进行全方位、全时段、全领域巡逻防控。白天以群众义务巡防员、辖区小商小贩为主,以基层派出所干警、治保队员为辅助;夜间以基层派出所干警、治保队员为主,群众义务巡防员为辅,“专群交替、时段互补”。

  

  念好“管”字诀,形成“夜不闭户”新常态

  

  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把影响平安建设的突出问题纳入村规民约制度化管理,规范化运行,形成基层自治长效机制。以村治保组织为主体,村规民约制度规范为形式,以网格管理为手段,围绕着力解决偷盗强等乡村治安突出问题和平安建设“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难点问题,以村(社区、寺庙)网格为基本单元,以自然村为片,以10户为一组,村村联动,户户巡防,户联片、片联村,建立“邻里守望、互防联动、协作共防、覆盖全辖区”的群防机制,辖区有“风吹草动”联动处置,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成为乡城基层平安建设成效的新常态。

  

  念好“保”字诀,基层自治变“神探”

  

  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在基层自治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村党支部领导,村民委员会主导下的“3+X”调解模式(3是指院坝调解、各小组调解和村调解;X是指参加具体矛盾调解的除村、组、院坝调解固定人员以外的不确定的临时调解员),充分发挥好“笑谚”等民俗文化在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规范中的重要作用,及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切实实现矛盾不出县,问题不上交,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念好“创”字诀,固化成果“绝后患”

  

  紧紧围绕“有组织管理、有规矩行事、有队伍巡防、有专群联动”的工作目标,在提高村民平安建设素质上下功夫,以基层派出所为师资力量,让群众掌握必要的防盗、防骗、防抢和整体联动、依法处置的的基本技能;在固化村规民约,强化群众自治管理上下功夫,把“守望岗、值巡点、网格片”等自治巡防措施变成辖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定人、定岗、定位、定责”的巡防机制变成群众的自我约束规范;在强化党支部的领导,村民委员会的主导上下功夫,落实奖惩机制,对在基层平安建设中发现苗头隐患,及时报告,及时参与有效处置的,在村广播站进行大力宣扬,在村公示栏进行张榜表扬,从村集体经济中拿出经费进行表彰。

  

  设立一报警点

  

  在村综治中心设立报警点,由村坐班干部和治保积极份子进行24小时值守,接受群众突发情况、自然灾害等应急报警,值班人员迅速通过高音喇叭进行报警,全村(组)联动应急,有效应对,积极处置,形成乡村平安建设“天锣地网”。

  

  成立一宣传站

  

  在村级活动室成立法治宣传站,由无职党员定岗设责充当法治宣传员,利用农民星期天组织群众集中学习法律知识和平安创建政策,村民活动室成为传播法律知识,传递平安建设动态的“大讲堂”。延伸“平安大讲堂”触角,充分利用田间地角讲、群众“笑谚”批,先进人物树等手段,推动“平安共建、共创、共享”深入人心,切入群众生活。

  

  挂出一诉求箱

  

  在村活动室门口挂出“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公示牌和民意“诉求箱”,受理群众诉求,化解邻里纠纷,收集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意见建议,答疑群众政策、民生和涉法疑惑。由村无职党员担任民意诉求收集员,牵头负责协调解决“诉求箱”事宜,民意诉求,化解不稳定风险。


编辑:王亮

中共甘孜州委政法委员会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蜀ICP备18019402号 | 投稿须知 |

甘孜长安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