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综治动态 >
丹巴县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
www.ganzipeace.gov.cn 】 【 2022-09-22 16:20:04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丹巴县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

  

“三端发力” 全链条防范化解矛盾风险

  

  近年来,丹巴县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各种矛盾纠纷逐渐凸显。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中,丹巴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三端发力”全链条防范化解矛盾风险,确保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2020年以来,成功调处矛盾纠纷621件,纠纷化解率由95.6%提升至99.1%,派出所接警率下降51.1%,纠纷处理时间降低42%。

  

  “三说三消”抓前端预防

  

  丹巴县坚持说法说事说德并举,变“事后灭火”为“事前预防”。

  

  干部说法消盲区。收集分析纠纷隐患点,梳理建立法律问题库,精准编写普法课件,“线上”搭建音视频类以案释法栏目“小巴说”,组织“三官一律”等开展以案说法186次,网络点击量达20万余次;“线下”常态开展“菜单式”普法、“点单式”服务480余场,受众达3.1万余次,引导全社会形成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

  

  群众说事消隔阂。搭建“碉楼协商”等群众议事平台,健全“说议办定查评”机制,由村“两委”牵头,每5户联名推荐1名议事代表,成立村民议事会,以“小事议、大事辩”的方式,倾听群众呼声、疏导群众情绪、消解群众疑虑,调动2000余名群众开展议事协商62场,群众情绪群众疏,从源头减少矛盾隔阂。

  

  乡贤说德消距离。吸纳“人品好、口碑好、带动好”的道德模范、退役军人、致富能手等“新乡贤”172人加入道德评议会,组织开展道德宣讲、积分评议、琐事评断、联谊汇演等道德实践活动500余场次,化解家庭婚姻、邻里纠纷等苗头40余起,劝阻非理性信访10余人次,以道德规范行为、调节关系、化解冲突。

  

  “三诊三调”抓中端化解

  

  针对调解资源分散“不好找”、权威不高“不愿找”等问题,构建分层相应、多元化解的解纷“共同体”,变“单打独斗”为“握指成拳”。

  

  “网格巡诊”随手调。依托168个网格搭建信息传送基站、打造快调快处平台,建立乡镇干部、政法干警、网格员、群防群治队伍“四位一体、一网联动”机制,推行流动排查、入户调解、电话回访、以案释法“四步工作法”,直接将解纷门诊开在群众家门口,共计排查矛盾纠纷2200余次,就地化解群众身边小微纠纷152件,防止矛盾激化9起。

  

  “一站接诊”及时调。整合15个部门调解职能,建设“三调衔接、三级联动”的解纷平台,组建重大矛盾纠纷调解“专家库”,建立“一案一策一团队”工作机制,针对牵扯范围广、时间跨度长的疑难案件,实行“挂牌调”“联合调”“限时调”,成功调处多起纠纷,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吹哨问诊”呼叫调。依托融媒体中心“云上丹巴”App建立“问题隐患曝光台”,建立群众随拍随报、中心研判吹哨、部门协调处置的问题收集、交办、处置、反馈工作流程,做到紧急事项随时处置,常规事项限时处置。截至目前,累计收到各类问题诉求140余条,处理了结率达99%,既有效地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又防止了因民生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三强三解”抓末端治理

  

  针对案结事未了、事了心未解、调解成果运用不足等问题,建立纠纷调解后“访、帮、研”机制,切实做好调解“后半篇文章”。

  

  加强回访解心结。健全完善矛盾纠纷跟踪回访问效机制,聚焦婚姻家庭、邻里关系、损害赔偿、劳动劳务、土地山林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纠纷案件,通过走访化“敌意”、谈心消“怨气”、释法解“疑虑”、提醒促“履行”的方式,进行情绪疏导、政策引导、教育宣传、关系修复,共开展回访271件593人次,连续3年实现调解协议履行率100%。

  

  加强援助解困境。发挥司法救助“补救、补偿、兜底”治理功能,三年来,依法救助生活陷入困境的受害方45人,发放救助金30余万元;简化服务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办理援助案件72件,提供法律咨询、代书服务4400余人次,帮助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加强研判解瓶颈。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日汇总、周分析、月研判制度,从事前、事中、事后整体视角入手,对调解案件进行总体深度分析,准确掌握案件规律性,科学研判纠纷风险源、风险点,预测发展趋势,向乡(镇)、部门进行“一对一”提示、“点对点”预警40余次,提出意见建议130余条,做到“化解一起纠纷,解决一批问题”,强化了成果转化运用。

  

  丹巴政法


编辑:吴辰雨
中共甘孜州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