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城县聚焦虫草采挖期管理核心任务,以“保安全、护稳定、促增收”为目标,创新构建“政治引领、法治保障、调解赋能、民生服务、安全防控”五维治理体系,通过“系统化部署、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三大实施路径,形成责任闭环、管理闭环、服务闭环的全周期管控机制,全力保障采挖期社会大局和谐有序。
政治引领强化责任体系:构建三级联动“红色堡垒”
将党建引领贯穿采挖管理全流程,建立“党委统筹抓总、部门协同落实、乡镇包片负责”三级责任链条:县级召开2次专题部署会,乡镇累计召开相关会议15场次,同步成立县乡村三级专项领导小组,签订《采挖管理责任书》80余份。创新“支部建在采挖点”的伴随式工作模式,在重点采挖区设立流动党支部46个,同步组建党员服务队,推动2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实现“采挖点在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法治保障深化普法宣传:打造流动普法“前沿阵地”
依托“正义雪莲”、“马背法庭”、“亚丁新枫”等特色载体,组建13支“双语普法轻骑兵”队伍,培育248名“法律明白人”,深入64个采挖集中点开展“法治进山”巡回宣讲。聚焦《虫草采集管理办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规,通过以案释法、藏汉双语手册发放(累计发放600份)等形式,重点普及资源保护、生态环保、纠纷调解等内容。同步全覆盖开展2轮次“以案释法”警示教育活动,覆盖群众5000余人次,从源头遏制违规采挖、生态破坏等行为。
调解赋能夯实稳定根基:构建矛盾化解“三道防线”
建立“源头预防—动态排查—即时调解”三级联动调解网络,在采挖点设立46个临时调解室,配备248名“伴随调解员”,联合网格员、乡贤、老党员组成“矛盾排查专班”,定期全覆盖隐患排查,重点聚焦区域边界纠纷、资源分配纠纷等突出问题,实现“小事现场调、大事专班调、复杂问题联合调”。对疑难纠纷实行“一案一策”攻坚,联动司法、公安、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跨区域联调机制”,累计签订毗邻县边界协作协议3份、乡镇级及村级边界协作协议60余份,确保矛盾纠纷“发现早、处置快、化解稳”。
民生服务升级保障能级:搭建采挖一线“便民生态圈”
在采挖聚集区设立57个“虫草采挖便民服务中心”,提供采集证办理、免费饮水、应急物资供给、通讯联络等基础服务。推行“三官一员”常驻机制(乡(镇)干部+民警+医护人员+网格员),累计开展治安巡逻200余次、医疗巡诊30余次,服务群众700余人次,发放常用药品100余盒(份)。开设“民生直通车”,为偏远采挖点提供代购代送、政策咨询等定制化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安全防控织密防护网络:打造全时全域“安全屏障”
实行“定点值守+流动巡逻+网格管理”立体化防控机制,在虫草采挖点设置46个固定执勤点,组建46支流动巡查队,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查,严查火源进山、越界采挖、盗抢破坏等行为,累计排查临时居住点60余处、运输车辆200余台次,全面消除安全隐患。建立“气象预警—应急演练—物资储备”全流程应急体系,发布高原恶劣天气预警信息10条,组织地质灾害、医疗救援等实战演练13场次,储备应急物资400余套,确保突发情况“响应快、处置准、损失小”。